《河南城建学院》  
上一期    下一期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感◎李俊

   期次:第18期      查看:7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国内新形势新特点新趋势,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同志自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一往无前全面深化改革,锲而不舍狠抓作风建设,不畏风险掀起反腐风暴,各项事业开新局展新貌,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民族复兴的蓬勃气象。当前,我国正值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唯有具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方能涉险扬帆。品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篇篇都折射出胸怀天下、救世图强的担当精神。习近平强调: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必须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篇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讲话,以朴实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决心。此后,习近平多次强调:“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我们党要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这种爱民为民的大情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政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生动展开。习近平指出,治国理政“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揽全局、谋篇布局,明确提出事关党、国家和军队发展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提高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力;提高知古鉴今,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破除迷信、打破陈规、因时制宜、开拓前进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底线思维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越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越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要抓实、再抓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言必信、行必果。相比之下,有的单位和部门只重形式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实际都是在走过场;还有的领导干部等待观望,为官不为,无所作为。这种状况亟须彻底改变。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道德资源,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人文品格。这种品格,主要体现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和忍耐、亲和友善、博采众长和与时俱进的特征。习近平同志强调:“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在历史发展的波浪式前进中,中华民族因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忍耐力而兴盛、绵延。这是中华民族必然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对历史文化特别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润事、以文资政,不断丰富中华文化人文思想。“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进、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博采众长进而得到长足发展的。(作者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366次访问,全刊已有1742341次访问